寫信的那些事#
在前面周記中,提到的Slowly,雖然我現在不主動去發信了,但是日常還是會打開看一看,有沒有收到新的來信,以及在暑假認識的一位巴西朋友有沒有回信報平安。
她是我在暑假認識的,一看簡介,比我大很多,36 歲,我猜測著是已經工作多年,家庭美滿的人。兩個月間通了很多封信,卻聽她講到了自己離異,來到新的城市生活,正在做的工作有些壓力但總體還好。我想離婚不論是在哪一個國家,不是個人的問題,離婚不一定代表就是失去幸福,擺脫刻板印象!
到 9 月份時,沒有收到她回信,於是我又發了一封問候信,本以為她是最近工作很忙沒有時間,結果她告知我在新城市沒有新認識的特別親近朋友,然後工作壓力也比較大,情緒很糟糕,正在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。國慶又回了一封信,沒有得到回覆,希望她能儘快調整過來。
這周還收到了一封來自意大利的信,好久沒有收到長信了!而且不是模板套話群發的!也認真回了一封。
這可能是我現階段學習英語最認真的時候了,用著我這些年來蹩腳的四六級英語單詞。這學期也有科技英語課,需要做一個 pre 還有一個小論文,後面要抓緊時間做起來了,ddl 不是辦法。
就我自己來看,隨著我不斷長大,出去讀書,自己越來越內向,在現實中真正交朋友越來越少。在互聯網上,反而認識了一些朋友。人終究是群居動物,一個人還是多少有點孤獨的。
SHU 的 100 周年#
說起來我現在在 SHU 讀研,應該以母校為榮,但是它的做法,讓我很難看懂。
10.3 由於密接進行了封控 3 + 4,到今天所在區域已經變成了常態化。可是學校政策還是在封控,老師卻可以自由進出線下上課。每天吃飯堂食也不可以,雖然打包費不需要,就算是可降解的盒子,也讓我覺得很難受,更別提不能出門了。
說回 100 周年,實際上是按照原 SHU 的創建時間算的,新合併的並不是,但是突出一個好聽,加上原 SHU 的特殊意義,硬是聯繫在一起了。不多評價了。讓人在” 百年校慶 “叫罵一片的,除了上面的防疫政策,就是一堆面子工程,給外面看,真正的學子並沒有感受到什麼。
今年是第一年。人生就是這樣,機遇和選擇。選對選錯,你的世界線都會發生變動。
開心一點#
最近還是在做著 CPP 的學習,計劃著用一年的時間,像是在轉專業自學一樣。老師布置的任務不是太懂,感覺他也不太懂(笑)。不過自己有切實做點什麼,感受到時間的流動,就會少一點焦慮。
對自己認識又多了一點,上周看到吕楪分享的性格測試,又去測了一下,ENFJ。其他的準不準我不知道,我一定是一個感受型的人格!
寫周記的第 20 周了,時間過得飛快!以後我會不會像今天一樣感慨,” 嗖的一下,三年了,我已經畢業了!“
最後,分享下前幾天傍晚看到的好看的天和雲,忍不住咔嚓一下。
(十月,大家有感受到桂花的香氣,路過突然聞到的話,一天的心情都很好~